教育系统"校校通"解决方案
一、校校通建设背景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工作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平台系统和校园网或局域网络的建设------是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1999年12月,教育部通过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2000年10月,教育部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北京市教委根据国家的一系列精神,早就着于手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北京市教育信息网和教育信息资源库已经全面开通并进入二级站点的建设时期。
作为一个地方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各地方的教委和电教部门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是教育信息革命理所当然的领导者,在这场教育革命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才能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的领导这场革命将是摆在每个领导者面前的任务。
在目前看来,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教育的网络应该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现在各个学校都普遍感觉需要一个专门的网络,它是连接各学校校园网、全国中小学信息网站的一个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包括优秀多媒体课件数据库、优秀教育教学软件展示中心等,并能够拓展成全国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重要分支,是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的中心,是社会与学校进行沟通的中心网站,也是教委传播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教育信息的中心站点。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宽带的交流环境,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音视频等的交流,开展远程教育,找到需要资料,看到关心的新闻,选择喜欢的课程。
二、校校通设计目标
目前各地通常采用教育系统城域网的方式统一组建"校校通"网络,图1是典型的教育系统城域网结构。教育系统城域网由省(直辖市)和地市(区县)教委牵头组建,省教委信息中心与各地市信息中心之间采用光纤以太网相连接。地市信息中心到各校园网通常采用光纤以太网、DDN专线、ADSL、微波或卫星无线通信或PSTN/ISDN拨号连接等方式连接。
校园网是"校校通"工程的基础。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研究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通常具备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三大功能。
首先,教学和科研功能是校园网最基本的功能,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都可以通过该网络运行工作。
其次,校园网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教学教务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德育教育管理等;行政管理包括党务、行政管理、档案管理、各处室管理、各院系(教研室)管理等;总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食堂、招待所际校办工厂管理等。
最后,校园网还应满足校内外的通讯要求,包括INTERNET服务、远程教育服务、电子公告和视频会议、IC卡服务及校外服务(PSTN)等。
校园网设计思想和原则:
具备高带宽及一定的QoS保证
具备较高的性价比,易于应用和维护
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充分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
尽可能选择成熟、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